时代楷模徐振明先进事迹观后感心得汇总
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大力培树“严新细实”优良作风,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抓落实的出发点放到为党尽责、为民造福上,把抓落实的落脚点放到办实事、求实效上,把抓落实的着力点放到抓基层、打基础、利长远上,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各项事业推向前进。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时代楷模徐振明先进事迹观后感心得汇总”,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时代楷模徐振明先进事迹观后感心得汇总【一】
孙景坤是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金山镇山城村农民,现年96岁。他先后经历四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解放海南岛等战役,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在战争年代,他冲锋陷阵、英勇顽强,出生入死、屡立战功,负伤回国后又坚持重返战场,用热血青春诠释了革命战士的赤胆忠心,曾荣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多次,被授予抗美援朝一级战士荣誉勋章等荣誉称号,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英雄报告团成员,受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在和平年代,他深藏功名、淡泊名利,几十年如一日扎根乡村,用执着坚守彰显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徐振明是吉林省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所首任所长,现年95岁。他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转战大江南北,经历战斗无数,留下累累弹伤,从“娃娃八路”成长为“战斗英雄”,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保家卫国舍生忘死、英勇战斗,曾荣立多次战功。他退伍不褪色,转业到杨靖宇烈士陵园工作,父子两代默默付出,守护英雄陵墓60余年,身体力行保护革命遗迹、讲述英雄故事,弘扬革命文化、赓续红色血脉,教育了无数青少年,感动了广大社会群众,2017年被评为“中国好人”。
孙景坤、徐振明同志的先进事迹宣传报道后,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认为,孙景坤、徐振明同志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的杰出代表,是永葆革命本色的抗美援朝老英雄。革命战争年代,他们经过血与火的洗礼,经历生与死的考验,为保家卫国、维护和平立下不朽功勋;和平建设时期,他们不改初心本色,坚守革命理想,保持优良作风,在平凡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革命战士英勇顽强、战无不胜的英雄气概,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忠诚品格,退役军人永葆本色、接续奋斗的优良传统。大家纷纷表示,要尊崇英雄,关爱楷模,学习抗美援朝老英雄的崇高精神风范,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披荆斩棘、奋勇前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时代楷模”发布仪式现场宣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授予孙景坤、徐振明“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播放了反映孙景坤、徐振明同志先进事迹的短片。中央宣传部负责同志分别为孙景坤亲属代表、徐振明同志颁发了“时代楷模”奖牌和证书。辽宁省、吉林省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和退役军人代表、青年学生代表等,在本地云发布现场参加发布仪式。
时代楷模徐振明先进事迹观后感心得汇总【二】
抗美援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国之战!
自1840年至1945年这一百多年的历史,不是被八国联军侵略,就是被日本侵略。多少亿两白银被掳走,多少珍宝被豪夺,多少生灵被涂炭?是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才使中国有了今天的地位,抗美援朝一战保证中国的70年和平。新中国成立后,没有一个列强把新中国看在眼里,就连战败的日本也没有把中国放在眼里,但抗美援朝一仗,新中国让日本人刮目相看。
因此,中国人民志愿部队的战斗,乃是关系我国民族根本利益的生死斗争,乃是四万七千五百万同胞伟大爱国意志的集中表现,我全国同胞如此热烈拥护志愿部队,全国热血青年纷纷立誓要求参加志愿部队,绝对不是偶然的。
志愿军们都是英雄,他们的巨大牺牲与付出让新中国得到了地位和尊重,使新中国在世界上站稳了脚跟!向那些为祖国英勇战死在朝鲜战场上的志愿军英雄们致敬!
时代楷模徐振明先进事迹观后感心得汇总【三】
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中央宣传部以云发布的方式,向全社会宣传发布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孙景坤、徐振明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
孙景坤是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金山镇山城村农民,现年96岁。他先后经历四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解放海南岛等战役,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在战争年代,他冲锋陷阵、英勇顽强,出生入死、屡立战功,负伤回国后又坚持重返战场,用热血青春诠释了革命战士的赤胆忠心,曾荣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多次,被授予抗美援朝一级战士荣誉勋章等荣誉称号。在和平年代,他深藏功名、淡泊名利,几十年如一日扎根乡村,用执着坚守彰显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徐振明是吉林省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所首任所长,现年95岁。他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转战大江南北,经历战斗无数,留下累累弹伤,从“娃娃八路”成长为“战斗英雄”,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保家卫国舍生忘死、英勇战斗,曾荣立多次战功。他退伍不褪色,转业到杨靖宇烈士陵园工作,父子两代默默付出,守护英雄陵墓60余年,身体力行保护革命遗迹、讲述英雄故事,弘扬革命文化、赓续红色血脉,教育了无数青少年,感动了广大社会群众,2017年被评为“中国好人”。
孙景坤、徐振明同志的先进事迹宣传报道后,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认为,孙景坤、徐振明同志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的杰出代表,是永葆革命本色的抗美援朝老英雄。革命战争年代,他们经过血与火的洗礼,经历生与死的考验,为保家卫国、维护和平立下不朽功勋;和平建设时期,他们不改初心本色,坚守革命理想,保持优良作风,在平凡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革命战士英勇顽强、战无不胜的英雄气概,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忠诚品格,退役军人永葆本色、接续奋斗的优良传统。大家纷纷表示,要尊崇英雄,关爱楷模,学习抗美援朝老英雄的崇高精神风范,披荆斩棘、奋勇前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时代楷模”发布仪式现场宣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授予孙景坤、徐振明“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播放了反映孙景坤、徐振明同志先进事迹的短片。中央宣传部负责同志分别为孙景坤亲属代表、徐振明同志颁发了“时代楷模”奖牌和证书。辽宁省、吉林省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和退役军人代表、青年学生代表等,在本地云发布现场参加发布仪式。
时代楷模徐振明先进事迹观后感心得汇总【四】
长白山南麓,浑江东岸,苍松翠柏间,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的陵园巍然矗立。
在这里,有一位年逾九旬的老人,曾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舍生忘死、立下赫赫战功;在转业地方后的60多年,他恪尽职守、默默做着杨靖宇将军烈士陵园的“守陵人”,用一生点燃信念的火种,让革命精神代代相传。
他是95岁高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吉林省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所首任所长徐振明。
两次荣立一等功
谈及往事,老战士徐振明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
1942年初冬的一天,徐振明在参加山东莒县伏击日军的一场战斗中,在山坡上向敌人射击。突然,一发炮弹在他身后爆炸,他的后背瞬间被炸伤,鲜血浸透军装,他一下子就晕了过去。
在徐振明被抬去后方医院的路上,日寇开始了疯狂突围。“八路军常讲‘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用叫唤’,面对这种情况,我怎么能离开战场?”苏醒后,徐振明忍住钻心的疼痛,“腾”地一下翻身爬下担架,捡起枪支和弹药,返回阵地与敌人展开殊死战斗,一直坚持到战斗结束。战友们被徐振明的顽强斗志深深鼓舞,大家并肩血战直至胜利。徐振明因此荣立参军后的第一个一等功。
1950年10月,身为步兵连连长的徐振明随部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过去父亲参加过多少次战斗,他也记不太清了,只记得那时停下来就打仗,打完仗就行军。但那场拉锯战,尤为惨烈。”徐振明的儿子徐永军告诉记者,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徐振明先后参加了松骨峰阻击战、“394.8”高地战等著名战斗。那时天上敌机狂轰滥炸,地面枪林弹雨,在争夺394.8高地的拉锯战中,父亲所在连全体官兵奋勇杀敌,最后仅幸存10来个人。经过这一战,徐振明第二次荣立一等功。
时代楷模徐振明先进事迹观后感心得汇总【五】
吉林省通化市95岁高龄的志愿军老战士徐振明,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战火洗礼,多次荣立一等功。转业回到地方后,他坚持为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守陵23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深秋时节,杨靖宇烈士陵园内层林尽染。95岁高龄的徐振明虽然行动不便,但还是喜欢坐着轮椅到陵园看看。
1942年,徐振明参军入伍,战争年代他曾荣立过大功两次、小功多次。
1950年10月,在抗日战场荣立一等功的徐振明跟随38军奔赴朝鲜战场,他打过“飞虎山”抗击战,“松骨峰”阻击战等等,枪林弹雨间,保家卫国、不畏强暴的初心始终不改。
他的挚友张文臣回忆徐振明在抗美援朝战场上遇到的生死考验。
张文臣:到朝鲜以后第三次战役的时候,当时是穿的解放鞋,单衣,当时零下30多度了没有一个人说冷的,他说是为了啥?不就是为了不让敌人侵略是吧?
1958年,徐振明以营职干部转业。部队给出三个岗位选择,招待所所长、福利院院长和杨靖宇烈士陵园所长。
对于胸前挂着一块块勋章的徐振明,本可以选择过舒坦日子,但他却做了一个令所有人吃惊的决定:为杨靖宇将军守陵。
于是,听着将军事迹成长、从“娃娃八路”到“战斗英雄”的徐振明义无反顾来到陵园,成为杨靖宇烈士陵园管理所首任所长。
徐振明:靖宇是革命的先辈,为革命牺牲了,我们为他守陵。不守好陵能对得起英灵么。
靖宇陵园建成时,整个山冈光秃秃一片。徐振明带着陵园3位职工一起挥锄抡镐、植树种花。几年后,陵园夏日繁花盛开,冬季满眼苍翠。他的老同事韩佳本回忆,徐振明凡事亲力亲为。
韩佳本:门能不能关开?窗户会不会刮开?顶上的琉璃瓦能不能有刮下来的?这些事他就得考虑了,哪怕是半夜下雨,每一个接待室、陈列室和中堂他都得检查一遍。
1980年,徐振明离休了,他用另一种方式继续守护着陵园。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杨靖宇将军,他在陵园里为大家义务讲解,并走进军营、学校、企业等,开展各种专场报告近千场,已经有三万多人次聆听了他的演讲。
多年撰写记录抗战老兵故事的通化作家孙艳华这样评价徐振明:“徐振明干革命这个思想,他是自始至终贯彻他的一生的。他的中心点就是弘扬,就是为了传承,就是为了把那些牺牲的人的精神再现给现代人,让更多的人去传承这个精神。”
时代楷模徐振明先进事迹观后感心得汇总【六】
95岁的徐振明,就在这里数十年如一日守护烈士陵园。年轻时,他就把杨靖宇当作“明星”榜样,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炮火洗礼,和平年代他深藏荣耀、甘受清苦。
60多年来,陵园内的苍松翠柏,见证了一位老英雄的执着与忠诚。
峥嵘岁月 百炼成钢
1942年,16岁的徐振明加入八路军,在伏击日军的战斗中因作战勇猛荣立一等功。
1950年,徐振明随38军跨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一线作战29个月,参加过“飞虎山阻击战”“松骨峰阻击战”等著名战役,在争夺394.8高地的拉锯战中荣立一等功。
1950年11月4日,飞虎山战役打响。志愿军浴血奋战3天3夜,弹尽粮绝,按战略部署还需要坚守阵地2天。我军一个团面对敌军两个师,任务是把敌引进伏击圈。担任通讯连排长的徐振明,带领30名通讯员传递信息。
战况激烈,徐振明眼看着刚出发的战友一个个倒下。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他不禁泪流满面。此役,志愿军共毙伤俘敌1800余人。枪林弹雨中,徐振明留下一身伤疤。时间仿佛早已抚平一切,但老人身上至今犹在的伤痕,记录着那一个个瞬间。
“想想牺牲的战友,我不能躺在功劳簿上享福。”1958年,九死一生的徐振明告别了前半生的枪林弹雨,投入到和平年代的建设事业。军旅生涯中,他荣立大功两次、小功多次,但转业后却深藏功与名,只字不提当年勇。
儿媳阎锡兰告诉记者,老人很少提起往事,“很长时间里,只知道他是一名抗美援朝老兵。”
一生执着 守卫忠魂
转业时,摆在徐振明面前的有三个职位:招待所所长、福利院院长和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所(杨靖宇烈士陵园)所长。招待所、福利院待遇好、工作环境好,徐振明却决定去陵园。
“能守护烈士陵园,这是我的无上光荣。”徐振明说。
把家安在陵园边上,把心放在陵园里面。每当遇到刮风下雨,徐振明深更半夜也会到陵园巡查,看看屋瓦是否漏雨,看看树木是否倒伏。
今年85岁的张文臣当时在通化市劳动局工作,慕名去见了这个不要肥差要苦差的“怪人”,两人一见如故。
“很魁梧,嗓门不小,没什么漂亮语言,做事踏实,用我们通化方言说,做事枝是枝、蔓是蔓。”张文臣说,有一次,两人闹了点“不愉快”,就因为徐振明高烧39度,大半夜还跑到园子去。“他就是要去,不听人劝,非说只有看看才心安。”
2万多平方米的陵园是铲平山尖建起来的,刚建成时没有树,也没有花。徐振明踏查山前山后,栽植松柏,种花种草。“父亲种了多少棵树,真数不清了,但是肯定得有上万棵。”徐振明的儿子徐永军说。
徐振明做事从不糊弄,要做就做到最好。“那时通化没水泥,就大老远到外地背回,哪有坏的,用水泥修补上。”同事韩加本说。
1965年6月,通化的雨季来了。陵园屋顶的琉璃瓦坏了。徐振明蹲守北京半月有余,以诚心感动了北京古建筑队,请回两名瓦匠修缮。直到今天,即便遭遇狂风骤雨,严丝合缝的琉璃瓦也没再漏过水。
徐振明还想尽一切办法,搜集历史资料和实物。
“父亲那些年坐牛车、坐爬犁,翻山越岭去了很多地方,采访当地老百姓,收集杨靖宇将军的故事,寻找抗战遗物。记得有一次,他找到几把当年打仗时用的手枪,带回来时别提多高兴了。”在徐永军的记忆中,父亲不是在陵园忙着,就是在为陵园做事的路上。
徐振明曾经说过,即使时光倒流,他也不会改变决定,“我不仅是自己在守护陵园,也是代表牺牲的战友们在守护。我守在这里,感觉自己还跟战友们在一起……”
红色基因 代代相传
1980年,徐振明要离休了,便劝说儿子徐永军到陵园工作,继续守护烈士陵园。
徐永军拒绝了——“我才18岁,还想找个挣钱的活,学门技术呢!”
让徐永军没想到的是,从小和蔼、没打过没骂过孩子的父亲气得要揍他。徐永军跑到同学家待了一周。两年后,拗不过父亲的徐永军接了班。
思想转变,源自徐振明离休后又回来做门卫。“我挺不高兴的,父亲大小也是个领导,咋回来当门卫了呢?父亲却说,只要能守护烈士陵园,干啥都行。”
离休后,徐振明坚持天天来陵园,给游人讲杨靖宇将军的英雄事迹。言传身教,父亲的行动和精神深深触动了徐永军,他每天早早来到陵园,把将军铜像擦拭得一尘不染。
徐振明一生淡泊名利,从未因战斗英雄的身份向组织提过个人要求。这些年来,他深入学校、部队、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作专场报告,还主动为学生和部队官兵上革命传统教育课,讲述杨靖宇将军和抗联的英雄事迹。通化市新岭小学班主任许传珍说,孩子们每次听徐爷爷讲故事,都特别入迷,对那段历史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时代楷模徐振明先进事迹观后感心得汇总【七】
经历过抗美援朝的老战士老同志们,两鬓斑白皮肤因岁月长出了老年斑,带着口罩虽看不清面目,但却从它们眼睛里却看见经历那些走过岁月的坚定,那些烽火连天那些饱经风霜,都是满满的属于他们的故事,老人迟暮但英雄永不迟暮!就像习近平主席讲话那样——“70年来,我们始终没有忘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19万7千多名英雄儿女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和平献出了宝贵生命。烈士们的功绩彪炳千秋,烈士们的英名万古流芳!”
国歌响起,全体起立默哀,我也不禁低下了头……脑子里一遍一遍的闪过邱少云为了不暴露任凭烈火烧焦身体,黄继光用身躯挡住了敌人的机枪,看着大会上的老志愿军,是否心也飘到虽不是自己国家,却无比熟悉的故土上;是否也在怀念着当初一起抗战杀敌的兄弟们;是否也在想他们要是还在看看着锦秀山河,看看着盛世,多好啊!
对于70年前的新中国,又对于21世纪的中国,从落后到繁荣少不了这些为了中国而奋战的“可爱的人”我们要铭记历史心怀感恩,在为了建设祖国的路上添砖加瓦,不负自己更不负先辈!
时代楷模徐振明先进事迹观后感心得汇总【八】
" 他是最可爱的人,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0 周年之际,10 月 25 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向全社会公开发布 " 时代楷模 "、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所首任所长徐振明的先进事迹。14 日," 时代楷模发布厅 " 节目在北京、吉林两地同时录制。
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的杰出代表、永葆革命本色的抗美援朝老英雄,徐振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保家卫国舍生忘死、英勇战斗,曾多次荣立战功。转业后,他退伍不褪色,居功不自傲,主动申请到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所(杨靖宇烈士陵园)工作,父子两代默默付出,守护英雄陵墓 62 年,在平凡普通的工作岗位上执着坚守、无私奉献。
录制现场,通过视频短片、访谈、歌曲等形式展现了徐振明先进事迹,将我们的思绪拉回到那激情燃烧的岁月。一个个真实、细腻的故事,一幕幕温馨、感人的画面,让在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95 岁高龄的徐振明老人精神矍铄,全程参加发布活动。
2 万多平方米的烈士陵园,一守就是一个甲子,这其中有哪些难忘的故事?发布仪式现场,曾多次采访过徐振明的通化市政协文史专员孙艳华为大家讲述她眼中的这位老英雄。" 徐振明身上那股执着劲儿令我印象最为深刻。大家看我手里拿的这双靰鞡鞋,是东北抗联战士穿过的,它是陵园的一件收藏品。" 孙艳华现场为大家讲述鞋子的来历。有一次,徐振明听说通化县大川乡有个村民家中收藏着东北抗联战士穿过的鞋,他不畏天气严寒、道路险阻,顶风踏雪去了三次。
" 徐振明刚到陵园时,他最忧心的事,就是陵园里的藏品有 90% 都是复制品。他坚持认为,搞教育得用真东西,讲真故事。" 孙艳华说,徐振明一有空闲,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到处搜集历史资料和实物。
随后,徐振明的儿子徐永军与现场观众分享了他和父亲守陵的故事。
徐振明即将退休时,将守护陵园的 " 接力棒 " 交给了儿子。然而他依然时刻牵挂着倾注了自己大半生心血的地方,每天一大早,都会照旧来陵园走一走、看一看。退休在家休息了半年之后,他再一次回到了陵园,成为了一名门卫。" 有一天我去陵园,突然发现我父亲在当门卫,一问才知道是他主动向组织申请回来的。我最初很是不解,他以前是这里的领导,怎么能去当门卫呢?但是他十分坚持,说只要能在这儿继续为将军守陵就很满足。"
发布仪式在吉林广播电视台设立分会场,机关干部、退役军人、大学生代表现场聆听了徐振明的先进事迹。大家被他的故事所感染,听到动情处时,不少观众眼含热泪,自发起立鼓掌表达敬意。
" 我们吉林省军休所 20 名老兵今天有幸来到分会场观看发布仪式,大家都被徐振明老人英勇顽强、战无不胜的英雄气概以及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忠诚品格所感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要学习老英雄战时忘死、平时忘我的崇高精神,把历史使命担在肩上。" 原 16 集团军政治部副主任张义军在观看发布活动后动情地说。
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所主任高境远曾和徐振明一起共事,在观看发布仪式后,她说:" 徐振明老人是我们陵园的老领导、老前辈,也是抗美援朝的老英雄。我们要学习他忠于事业、不忘初心的精神,更要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永葆初心、永担使命,干事创业、不懈奋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动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柏合暖兵服务队队长李桂梅从 2014 年开始便投身多种形式的关爱老兵活动。" 今天现场,我受到徐振明老人先进事迹的感染,今后将带领志愿者们全心全意关爱老兵。" 她说。
发布仪式即将结束时,主持人刚强与徐振明老人面对面交流。徐老已经不能用言语流畅表达,然而他的眼睛里却闪着光芒。" 听说您还会唱歌呢,咱们一起唱一段好不好啊?雄赳赳,气昂昂 ……" 在主持人的带动下,老人唱道:" 跨过鸭绿江 ……" 话音刚落,掌声雷动。短短几秒的即兴演唱,仿佛让眼前这位跨过近百年风雨的老人又回到了意气风发的青年时代。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生金辰蓉在节目录制结束后说:" 徐振明爷爷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代,都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担当,令我印象深刻。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一定会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崇尚英雄、学习模范,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以下是与时代楷模徐振明先进事迹观后感心得汇总相关的文章
1、时代楷模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合集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工作没有干的最好,只有干的更好。要以对党忠诚、不忘初心的革命本色,始终保持高度信仰,牢记使命、坚定信心,真正把对党忠诚刻在心中,融入血脉,发挥共产党人的先进模范作用。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时代楷模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合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时代楷模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合集【一】 近日在新闻上,看见张富清老人先进事迹,今年95岁的老党员张富清老人,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
2、学习老英雄张富清先进事迹心得与感悟汇总数据管理处全体党员们学习了张富清同志忠诚担当、不忘初心的党员本色,学习其胸怀大局、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学习其深藏功名、居功不傲的谦和风骨,学习其淡泊名利、乐观朴实的人生态度,激励着全体党员用实际行动去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老英雄张富清先进事迹心得与感悟汇总,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学习老英雄张富清先进事迹心得与感悟汇总【一】 现年95岁的张富清是湖北来凤县的离休干部,在身边人眼中,他只是一位再普通不过的老人,直到去年底,因为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一次信息采集,...
3、基层干部挂职锻炼的心得与收获参考范文同时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每天都让我收获着快乐与成功的喜悦。过去的两个月,我想,可以概括为几个词语,那就是:充实、奋进、快乐、收获。作为一名经验尚浅的老师,相信我能从学校各位优秀教师的身上学到很多,在教育经验,组织管理等各方面更进一步。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基层干部挂职锻炼的心得与收获参考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基层干部挂职锻炼的心得与收获参考范文【一】 暑假还没有回家,留下来参加挂职锻炼。很荣幸我被分到了港闸经济开发区挂职。第一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拿着介绍信,来到港闸经济开发...
4、精编挂职锻炼干部个人心得体会优选八篇期间离不开实小领导的关怀,以及同事们的帮助。我会继续认真体悟实小给学生最美好的童年,给人生最坚实的起步的办学理念,和实小的老师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力求能用更优的教学方法惠及孩子们。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精编挂职锻炼干部个人心得体会优选八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精编挂职锻炼干部个人心得体会优选八篇【一】 在这个暑假,我实现了实习的愿望。在学校和公共管理学院的组织下,我有幸参加了青春社区行暑期挂职锻炼这一活动。在学校和有关学院的安排下我来到了白云区同和街街道办事处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挂...
5、关于开展团队合作精神学习心得优选八篇一群忙碌的人干不出个像样的事情,只有苦劳,没有功劳!而我们常常会被团队中某个成员或某些成员的努力付出所迷惑,并因此会影响我们对团队整体的业绩评价。有时,看上去很美的东西,会使我们失去理性的判断。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开展团队合作精神学习心得优选八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关于开展团队合作精神学习心得优选八篇【一】 周三下午的实训课—分组讨论虽然已近结束,但那次的实训课所进行的游戏让我终身难忘,那次触动我心灵的课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成功有成功的经验,失败有失败的教训。无论成功和失...
6、精编参加团队合作精神培训心得体会汇总但是把他们放在一个团队里,共同去完成拉车子任务,这个团队的整体工作绩效却是零,最终车子一动也不动。这就给我们的团队建设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团队中每个成员都很努力,但是整体绩效却出不来?团队中单个成员的绩效又是否能代表团队的整体绩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精编参加团队合作精神培训心得体会汇总,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精编参加团队合作精神培训心得体会汇总【一】 在学习和工作中,许多事情可能凭借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和思想,不能实现或成功,因此,我们就需要外界的帮助来去完成。这个过程中,也就是...
7、参加三下乡支教志愿活动心得与感受范文我们更应该用自己的方式为三下乡活动注入不一样的新鲜血液,在这次的三下乡活动中,我们的重点内容是文艺汇演,这不仅是通过音乐舞蹈的形式向观众呈现我们的作品、传达我们的思想,更是给予了还在学校学习的我们不可多得的舞台,给予了我们专业实践的机会,对于日后要走上讲台的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参加三下乡支教志愿活动心得与感受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参加三下乡支教志愿活动心得与感受范文【一】 对于人生价值,读到很多,也听说过很多,但是依旧还有许多迷茫。越长大越觉得人生要思...
8、教师假期三下乡支教个人心得体会汇总在党史教育学习上也形成了他们独具一格的风采。虽进村的路艰难,但是我相信假以时日,定是柏油马路通向我们美丽的白华村!我知道此次三下乡活动所见所感一定能够对我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帮助我成长,三下乡已经告一段落,接下来我也即将开启我人生新的征程!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假期三下乡支教个人心得体会汇总,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教师假期三下乡支教个人心得体会汇总【一】 时光如梭,我们顶着炎炎烈日来到这美丽的比吉木萨尔县,开始了为期一学期的支教实习生活,转眼间随着寒冬时节的来临我们的这次实...
9、精编魏书生教育思想学习心得体会八篇人都有长处,也有短处,不要总看别人的不足之处,不断发现、挖掘、发挥孩子的优点和长处,真的没有不成才的孩子,没有一无是处的人。魏老师把这一点做到了极致,我自己在生活中也开始慢慢落实,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一个像魏老师一样积极乐观,脚踏实地,于社会有用的人。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精编魏书生教育思想学习心得体会八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精编魏书生教育思想学习心得体会八篇【一】 今天我学习了魏书生教育思想,颇有感触,魏书生不是一般的教育家,他立志献身教育事业,有一种忘我精神,他想着全体学生,要...
10、关于个人观纪录片《大国工匠》观后心得汇总一般的人都是为了生计而从事某项工作。既然如此,就有必要做出努力,让自己去喜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全力投入工作就会产生创意。当你每天都聚精会神、全身心投入工作的时候,低效的、漫不经心的现象就会消失。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个人观纪录片《大国工匠》观后心得汇总,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关于个人观纪录片《大国工匠》观后心得汇总【一】 中央电视台 《大国工匠》讲述了八个工匠8双劳动的手所缔造的神话。他们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
11、2021年党员观《大国工匠》学习个人心得合集无论是做一名区里的普通教研员,还是做市里的教研员,他都把当下的那份工作进行细致的观察思考研究。着眼服务对象当下的成长,着眼未来的发展需求,工作精细化,科学化,前瞻性,可操作性。他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他在,他做,就是极致,就是完美。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年党员观《大国工匠》学习个人心得合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2021年党员观《大国工匠》学习个人心得合集【一】 获得伟大国家工匠荣誉称号的十位工匠,以高超的技术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忠于职守。无私,无私,常被人们誉为德艺兼备。央视播...
《时代楷模徐振明先进事迹观后感心得汇总》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s://www.4gji.com/a/7127.html